【生活中心/台北報導】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日前舉辦「客家電影系列講座」,邀請知名影評人陳平浩、資深電影人焦雄屏、錄音師杜篤之及收音師「羅頌策」,述說台灣電影賞析及電影幕後工程,重現1960年至1980年的電影與藝術、文學裡的客家元素。

10月15日在CLBC圓山館舉辦「觀影見客,台灣新電影裡的客家場景」、「電影音效原來是這樣」兩場講座,四位與談人不私藏的和大家分享台灣電影的生態與解讀,有硬漢影評人之稱的陳平浩說到,自己接觸到新電影是「悲情城市」和「童年往事」,劇中有使用南北腔調客家話,聽起來不太一樣,身為客家人的陳平浩說,即便是不同腔調的客語也可以聽的懂,甚是還有熟悉感。

「山鳴谷應」講座邀請電影人焦雄屏(左)及影評人陳平浩(右)分享台灣電看中的客家文學。客傳會提供

陳平浩表示,自己接觸的新電影的感想是導演好像比較不管人家要看什麼,基本都是做自己就好,也就是說有點「中二」,但也可以看到當時電影裡的風格非常多元。

臺灣新電影之母焦雄屏則說,以前臺灣的電影從未有與當時臺灣人的生活連結,從演員遴選到劇本口白,幾乎都像空中樓閣一樣,與臺灣當時的社會有非常大的落差,明明是武俠電影卻像社會暴力電影,沒有一樣東西反映現實人民的生活,於是就有一些電影工作者開始進行電影革命,至少希望螢幕上要求真。

焦雄屏更是認為「悲情城市」是電影轉淚點,至少出現臺灣話,這是第一代求真的美學,然後有第二代的創作,緊接著才有第三代的質變。

同天第二場「電影音效原來是這樣」講座,邀請到隱身幕後錄音室,卻廣為幕前觀眾所知曉的國際知名錄音師「杜篤之」,並邀請與錄音師工作性質相反的現場收音師「羅頌策」與現場觀眾一起”聽”電影。

「山鳴谷應」講座邀請錄音師杜篤之(左)及收音師羅頌策(右)分享電影後製的工作。客傳會提供

杜篤之表示,許多電影裡的聲音,其實不是在現場收的,而是在錄音室裡製作出來的。但從新電影浪潮開始,他們就從只有在錄音室做音效,開始思考現場錄音,於是花了不少錢去購置錄音室的設備。他也分享,自己最難的一次工作是在拍楊德昌的「獨立時代」這部電影。

羅頌策則表示,自己從小就喜歡以「聽覺」來建構一個世界,小時候在電影院看電影,常常喜歡躺著聽電影,而關於現場收音,他表示現場收音主要就是要避免現場的聲音、譬如蟬聲、電風扇的聲音,或是為了連續不同場次的戲劇自然聲,會花很多時間等待的聲音。

客傳會總經理徐智俊表示,透過這幾場電影座談會的舉辦,可以讓更多非客家裔的民眾了解客家人的生活文化,拉近一般民眾與客家的距離,往後會舉辦更多更精緻的活動,讓客家可以很輕鬆地走進大家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