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俊文,政大民族系碩士生、桃園新屋社子人、這滿在臺北讀書(海陸腔)
「都可以 隨便的 你說的 我都願意去」
「小火車 擺動的旋律」
耳機裡肚聽等梁靜茹个歌,摻等這枋自強號kin lin kong long劃過火車路个聲。怕係因為下班了,空氣肚總係有大家醹醹个睡意,摎一息息總算做得轉夜个歡喜心情。臨暗五點零个日頭絲箭著路脣人个面頰卵,照在𠊎當在該劃等个手機螢幕頂。變到學校計畫助理以後,像恁樣來回到桃園「過家」,早就像覡公不驚鬼,和尚不畏佛,係平常个事情了,乜做得分𠊎閒時閒節轉到這熟識个故鄉來行行啊。
中壢 快到了。中壢 欲到矣。中壢 會到了。We are……
𠊎一頭看等其他創作者翕个廣告相片,一頭端詳等等加下應該要仰般翕會較好。
一下車,聽慣个客話摎越南話,桃園街路恁鬧熱,還有這隻城市特別个香水摎茶箍粉味總下衝到𠊎面前,對外地人來講這噴噴香个感覺係當生趣个事情。下到中壢車頭後站个地下道,𠊎兩隻手當細心細意,捉等肩頭兩臺重跕跕个攝影燈揹帶。面前掛等一臺單眼翕相機,這本來係阿爸愛送分阿姆个銀婚25年結婚紀念禮物,毋過這滿嗄變𠊎賺食个工具。頭擺在中壢讀高中該下,乜當好錄影片,就揹等翕相機滿哪仔走。該量時,𠊎可能忒興拍影片个關係,總係歸日食無一餐飯,生趣个係該量時乜毋會試著枵。毋過這滿,𠊎枵著肚屎會變背囊了。
這擺𠊎愛去拜訪來自泰國南部宋卡(สงขลา)个阿姊,佢摎厥頭家共下到中壢開了一間南泰店仔。
「สวัสดีครับ. (sawadeekrap)」𠊎驚畏羞輕聲仔个用泰國話喊下聲,店仔裡肚个恬靜摎外背車水馬龍个中北路像隔等山共樣,阿姊開笑容面坐在店肚等𠊎。
「枵了吂!愛先舞兜分你食無?」阿姊當親切問。
「毋使,無相干。𠊎兜先開始好了!」
𠊎當煞手摎電火接好電,架好翕相機翕向阿姊準備好个桌仔。竹篩仔頂放等辣椒仔、南薑、薑黃、椰仔漿、打拋葉等該兜當像知又生份个南洋香料。
「คุณเคยได้กินอาหารไทยทางภาคใต้หรือเปล่าคะ?(你識食過泰國南部菜無?)」阿姊長透恁樣問。
講實在𠊎毋識食過,斯去過越南做訪問學生定,泰國係隻嶄蠻生份个國家,還較毋使講係摻等南洋摎穆斯林文化个泰國南部呢?
刀拿啊起切啊去,一盤盤泰國菜斯在𠊎俚面前完成,𠊎來回轉等翕相機个鏡頭,想愛捉著阿姊逐隻切菜个時節。
「好了,這係南部个แกงไก่สับปะรด。」
𠊎接著阿姊端過來个黃梨咖哩雞,定定仔放到攝影燈頭前。係泰國料理標誌个紅咖哩,過加上有南島氣氛个棕梠糖仔還過椰仔漿,分有兜仔辣个咖哩摻等醹醹个甜香。對阿姊來說,南泰料理應該毋單淨係一隻推廣南泰文化个媒介,中壢到南泰个宋卡有2,949公里,對泰國个新移民來講,這係思念家鄉最好个辦法。
「這正係𠊎兜南泰个味緒。」阿姊笑等說。
結束今晡日个翕相工作以後,𠊎再過揹等該兜傢伙坐上自強號。離開屋下到台北讀書乜七、八年了,到臺北最毋慣个就係天時摎食雜,摎阿姊講个共樣,斯該一息息个爭差定定,毋過無共樣就係毋共樣。上車過後,自強號慢慢仔摎車門關起來,載等學生仔、移工,還有思鄉个人,「斥車」車枋定定仔停動後,乜會載等大家向心肝肚个理想駛去。
華語:客家人與新移民
「都可以 隨便的 你說的 我都願意去」
「小火車 擺動的旋律」
耳機裡聽著梁靜茹的歌,配著這班自強號鏗嚨鏗嚨劃過鐵軌的聲音,可能是下班時間的緣故,空氣中總是透著大家濃濃的倦意,以及一絲絲終於可以回家放鬆的愜意氣息。傍晚五點多的夕陽穿過路人的臉龐,照映在我正一面滑著的手機螢幕上。成為學校計畫助理後的我,像是這樣來回訪問桃園對於我來說,已經變成稀鬆平常的事情,也讓我能時不時能在工作之餘,回到這熟悉的故鄉走走。
中壢 快到了。中壢 欲到矣。中壢 會到哩。We are……
我一邊看著其他創作者拍的廣告照片,一邊仔細地作摩著待會兒應該要怎麼拍攝會比較好。
一下車,熟悉的客家話、越南語、桃園城鎮的嘈雜,還有這座城市獨特的香水及洗衣粉味都一股腦兒地湧現在面前,對於外地人來說這繽紛如百花齊綻的知覺感受該是多麼新奇啊。走下中壢火車月台通往後站的地下道,我兩手仔細地提著肩上兩臺沉甸甸的攝影燈的背帶。胸前掛著一台單眼相機,這本來是爸爸要送給媽媽的銀婚25周年結婚紀念禮,但現在倒變成了我的生財工具。以前在中壢讀高中時,也總是因為喜歡拍影片,就揹著照相機到處跑。當時的我,或許當時因為太過癡迷於拍片的關係,總是一整天吃不上一頓飯,有趣的是那時候也不覺得餓。倒是現在,我的肚子已經餓到受不了了。
這次我們要去拜訪的拍攝夥伴是來自南泰宋卡(สงขลา)的姐姐,她和先生一起在中壢開了一間南泰餐廳。
「สวัสดีครับ. (sawadeekrap)」我羞赧且輕聲地用泰文向姊姊打了聲招呼,店內的靜謐與外頭車水馬龍的中北路呈現強烈的對比,而姐姐正笑臉盈盈地坐在店裡等著我。
「餓了吧!要先弄點東西給你吃嗎?」姐姐親切地問道。
「不了,沒關係。我們先開始吧!」
我迅速地幫燈光接上電源,架上攝影機照向姐姐已經布置好的桌檯。竹篩上擺著辣椒、南薑、薑黃、椰漿、打拋葉等那些好像熟悉卻又陌生的南洋香料。
「คุณเคยได้กินอาหารไทยทางภาคใต้หรือเปล่าคะ?(你吃過泰國南部菜嗎?)」姐姐常這麼問說。
說實話我不曾,對於只是曾經到越南當過訪問學生的我來說,泰國是個多麼陌生的國度呀,更何遑論是融合了南方海洋以及穆斯林文化的南泰呢?
刀起刀落,一道道的泰式料理就完成在我們的面前,我不停來回地旋轉著攝影機,嘗試著捕捉姐姐每個下刀的瞬間。
「好了,這是南部的แกงไก่สับปะรด。」
我接過姊姊遞過來的鳳梨咖哩雞,緩緩地放在攝影燈前。具有泰式飲食標誌性的紅咖哩,再加上帶有南島氛圍的棕梠糖還有椰漿,讓微辣的咖哩帶著濃濃的甜香。對於姐姐來說,南泰料理應該不只是一個推廣南泰文化的媒介,中壢距離南泰的宋卡一共是2,949公里,對於泰國新移民們來說,這是思念家鄉最好的方法。
「這才是我們南泰的味道嘛。」姐姐笑著說。
結束了今天的攝影工作後,我再次揹上拍攝工具搭上自強號。離家到台北讀書也過了七、八年,而到了臺北最不適應的也就是天氣和飲食,或許和姐姐說的一樣,也許就只是那一點點的差異,但不一樣就是很不一樣。上了車,自強號緩緩地關上車門,載著學子、移工,還有想家的人,「哧剎」列車緩緩發動後,也將載著大家往心中的理想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