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佩遙、章倩萍 /綜合報導】客家惜字、視為聖蹟的習俗,北台灣以桃園為代表,南台灣則是高雄美濃設有惜字亭,較顯為人知的是新竹縣新豐也有一座原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的「孔聖惜字亭」,由名為「扶雲社」的民間法人,一百多年來由嫡子傳承祭祀至今。

扶雲社在每年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相約在孔聖惜字亭祭祀、聚會,同時緬懷先人。今天有40多人到場參與祭祀活動。地方文史工作者張福普表示,扶雲社是取「扶植年輕人直上青雲」之意。

扶雲社現任理事長傅元暘表示,會員有50多人,是由傅家第15世祖邀集當時的地方仕紳,每個人捐龍銀以合資購買土地,將土地租給佃農,所得用以資助地方清寒學生。同時因為客家敬字、惜字的傳統,興建了孔聖惜字亭,現址是從湖口遷移到新豐來的,當初舊址現為工業區。

身為傅家第17世的傅元暘說,扶雲社在內政部登記有案,是個封閉性的社團,只有當年參與創辦者的家族長子,方能繼承會員資格。

扶雲社理事長傅元暘負責辦理孔聖惜字亭每年祭孔,傳承祖先們的心願,也呼籲社員每年教師節要撥空回來祭孔。宋佩遙攝

今天到現場參與的徐元謀夫妻表示,他們參加孔聖惜字亭的祭祀活動已有50多年。徐太太說,民國前六年出生的公公,非常重視一年一度的扶雲社這項祭祀活動,所以他們每一年都會前來參加。

徐元謀說,當年先人在傅家號召下,地方上經濟條件稍好的家族,都參與捐龍銀購地,所得除了資助地方清寒學子外,也興建私塾,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當年傅家、何家、徐家、范家都是地方上的望族,」徐元謀夫妻拿著扶雲社歷史資料,一一細數。

徐太太說兒媳婦當老師,但現代老師的社會地位式微,每次來參加此一活動,都特別能感受到先人尊師重道、晴耕雨讀的精神與生活氛圍。

這座「孔聖惜字亭」位在一條車流量不大的小路旁,只有當地居民出門上下班會經過,亭身被黃椰子樹擋住,很容易錯過。徐太太今天來,她特地在Google地圖上註記。

張福普說,這座孔聖惜字亭有三層,最下層是清灰、中層焚化、上層是煙囪。他說,過去湖口先天條件不足、土地乾旱,耕作不易,幸而有扶雲社的創始鄉紳捐資購地興學,加上後來興建石門水庫後,條件改善,目前湖口的人口數是「台灣第一大鄉」。

地方文史工作者張福普。宋佩遙攝
孔聖惜字亭1984年重建,地基護欄頂的石板塊、台座下的盤石、爐體的石柱對聯及扶雲社捐題芳名錄石碑,為保留原貌。宋佩遙攝
建造孔聖惜字亭芳名錄的石碑,由右至左是光緒三年的石碑和有金邊加重字跡較新的石碑。宋佩遙攝
孔聖惜字亭是由數十位扶雲社社員共同建立及維護,每年9/28日教師節當天,大家會從全台各地過來祭孔。宋佩遙攝

爐身中層的砂質石刻對聯,上聯是「文章幾入化」,下聯是「煅煉即生光」,裡面有一個香爐。上層的神龕題字「孔聖亭」,神龕裡面有「聖蹟」二字,神龕的門聯分內外兩對,靠近龕門的上聯是「孔書焚不滅」,下聯是「聖德治無為」,神龕兩旁的上下聯分別是「接中天道統,衍泗水文章」。

雖然扶雲社的法定會員僅限原會員的嫡長子,但今天遠從高雄北上的張添旺說,他們家每年都利用這個機會,兄弟姊妹一起來參加活動,20多年沒間斷過來的,而且他都會特地因此多留宿兩天,和手足好好團聚。

今年參與祭孔活動有來自高雄的張添旺,他20多年來都從高雄來參加,兄弟姐妹一起來,一起相聚.宋佩遙攝

傅元暘說,扶雲社的社員都是客家人,但不是每個人都會說客家話。每年相聚一次,928的祭祀活動,除了會將祭品分送給所有參與者外,也會用社費發車馬費、餐費給社員。

晴天耕耘、雨天讀書,是傳統客家的生活習俗,客家族群對文字尤為敬重,將寫過字的紙張集中,汙損者洗淨曬乾,在特定日子予以焚化,焚燒後的字尊為「聖蹟」,字紙灰燼再以隆重之三獻科儀祭禮,代表先人對文字、紙張、文人及知識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