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台中市政府環保局為推廣資源循環及友善農業,推廣利用「沼液」作為種植芋頭、芭樂、水蜜桃、芋頭、高麗菜的有機肥,推廣「從餐桌到餐桌」的資源永續循環概念。沼液是生廚餘(植物性蔬果殘渣)經厭氧發酵處理的液態有機質,經妥善處理,可作為優質肥分。

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指出,沼液不僅可減少使用化肥、改善土壤肥力,也能落實生廚餘「零廢棄、全資源化」的政策目標。

中市府環保局表示,「友善環境米磚」是以施灌沼液等友善環境措施栽種稻米,由環保局與農友契作收購製成,希望推廣「沼液資源循環再利用」、「從餐桌到餐桌」、「吃當地、食在地」的綠色循環經濟理念。

環保局說明,過去沼液施灌多以稻作為主,今年推廣於多樣化農作,例如以契作方式,與大甲農會總幹事黃瑞祥及芋農蘇建中,共同推廣沼液再利用於芋頭種植。本身也是植物醫生的蘇建中表示,目前芋頭生長狀況良好、葉片茂盛,大幅減少化肥使用量,降低不少成本。

環保局指出,除稻米外,近三年還應用沼液於芭樂、水蜜桃、芋頭、高麗菜等,農友們讚賞「稻穀結穗範圍長度較長,稻稈分孽數較多」、「水蜜桃清甜、節省化肥用量、收穫狀況良好」、「今年芋頭葉片比去年生長的還要好」、「經沼液施灌後,發現福壽螺減少了,有驅避福壽螺的效果」、「沼液施灌後土壤變得較鬆軟,有利於植物根系發展」,期待未來有更多樣化的農作物施灌沼液。

至於台中市外埔綠能生態園區生廚餘發酵後的沼液,環保局指出,除磷成分稍低外,其他植物生長需要的養分充足,如有機質約為1.7%、全氮及鉀含量各約0.2~0.3%,能提供農作物良好的氮肥及鉀肥,適合多種耐水性較佳的作物,施用時,可視農作物生長需求補充磷肥。此外,沼液的酸鹼值約為7~8,對於酸化的土壤,有調節復原效果。

環保局表示,農民可向環保局免費申請沼液施灌農地,審核通過後,環保局會評估地形及路況,協助以槽車裝載沼液運送至農地施灌,建議可於農作物耕作前,施灌於土壤並混合灌溉水,均勻分散於田地作為基肥,輔以農機翻土混合於土壤中,或可於耕作期間,以追肥方式用沼液補充肥分。

環保局說明,過去沼液施灌多以稻作為主,今年進一步推廣應用於多樣化農作,以契作方式,與大甲農會總幹事黃瑞祥(左)及芋農蘇建中(右)共同推廣沼液再利用於芋頭種植。台中市政府提供
環保局說明,過去沼液施灌多以稻作為主,今年進一步推廣應用於多樣化農作,以契作方式,與大甲農會總幹事黃瑞祥(左)及芋農蘇建中(右)共同推廣沼液再利用於芋頭種植。台中市政府提供
農友蘇建中進行施灌沼液案例分享。台中市政府提供
農友蘇建中進行施灌沼液案例分享。台中市政府提供
沼液施灌果園。台中市政府提供
沼液施灌果園。台中市政府提供
實地沼液施灌示範。台中市政府提供
實地沼液施灌示範。台中市政府提供
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沼液循環再利用圖卡。台中市政府提供
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沼液循環再利用圖卡。台中市政府提供
沼液施灌收成的熱帶水蜜桃。台中市政府提供
沼液施灌收成的熱帶水蜜桃。台中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