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Google今天(10日)宣布與新竹市政府及環境部合作,投入300萬美元(約新台幣8973萬元)協助改善頭前溪流域的水質與水量;另將資助彰化精準灌溉計畫,為台灣打造更有韌性的集水環境。

新竹頭前溪流域:建立礫間接觸氧化處理設施

Google亞太區資料中心公共事務經理尤傑正指出,新竹市西側沿海地段的供水常因季節變化而不穩定,加上龐大的工業用水需求,導致供水常需透過複雜的跨流域引水來穩定,這對廣泛區域的水資源安全構成影響。

為應對這項挑戰,Google資助在頭前溪流域內受到民生污水嚴重污染的溪埔子排水區,建立一座「礫間接觸氧化處理(Grave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GCOP)」設施。這項計畫預計在10年內,每年可處理4.5億餘加侖(約170萬公噸)水量,相當於近1萬7000名台灣民眾的年度生活用水量。

尤傑正解釋,礫間接觸氧化處理是一種生態處理系統,利用礫石作為過濾介質,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這項計畫將顯著提升頭前溪的水質與水量,強化河川的連結系統,同時促進集水區的整體健全和韌性。

彰化精準灌溉:工業用水冷卻與滴灌技術應用

除了支援集水區品質提升的專案,尤傑正指出,Google也專注於水資源的永續利用。Google位於彰化的資料中心,從2022年起已轉換為100%工業用水冷卻,確保不佔用民生用水,展現其在水資源永續管理上的承諾。

此外,Google也與科技新創公司N-Drip合作,資助一項在彰化縣稻田安裝精準滴灌技術的試驗計畫。這項以重力為動力的滴灌系統,將取代傳統的漫灌系統,有助於降低農業用水需求,並協助農民有效節約用水。

Google承諾台灣永續發展 打造韌性集水環境

Google表示,該公司在新竹市和彰化縣的行動,是他們對台灣永續未來的承諾,也延續該公司在台灣推動潔淨能源的努力,包括離岸風電、地熱及太陽能等協議。藉由支援創新的水資源管理解決方案、與公私部門各界合作,Google 希望能產生正向的漣漪效應,幫助台灣打造更有韌性的集水環境。

頭前溪舊港大橋與白地橋。由 Yuriy kosygin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3816969
頭前溪舊港大橋與白地橋。由 Yuriy kosygin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381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