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昨天(3日)成立。環境部次長施文真受訪時表示,台灣目前高溫時間可能只有1天中的幾小時,因此很難放整天高溫假;未來仍會討論預警指標和預警啟動機制。

環境部成立「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關於高溫假的議題,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表示,無法像颱風那樣以長時間影響的指標,來判斷是否放一整天假。

施文真指出,台灣高溫時間通常僅在一天中的幾個小時出現,目前無法預測未來是否會有全天高溫的情況,後續仍需透過跨部會機制討論。但以目前的頻率,尚未達到需要放一整天假。

施文真強調,勞動部已針對戶外高溫作業訂有作業準則,若雇主未做好防護將會受罰;抗高溫聯盟的角色是協助設置勞工降溫的設備或新的防護設備,著重於整體資源整合;未來可能會有統一的預警指標和預警啟動機制。

關於高溫防護地圖(cool map),施文真解釋,不單單是哪裡可以吹冷氣,更重要的是結合都市設計的改變,告知大眾戶外有哪些可遮蔭避暑的場所;部分室內公共場所較易盤點,但超市、公司等私人場域則需與聯盟成員及店家達成共識後逐步納入。

施文真補充,聯盟也會透過大數據辨識脆弱族群,包含獨居老人、或未來擴大至孩童、高齡者等,可以利用社福體系,將降溫補助相關資訊或cool map的應用方式告知這些族群,結合政府資源與民間力量提供協助。

環境部3日舉辦「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成立大會。中央社
環境部3日舉辦「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成立大會。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