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5月28日是「世界水獺日(World Otter Day)」,台北市立動物園、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金門縣政府、金門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及友善水獺社區等單位,將於24至25日在金門辦理「2025年獺遊金門-歐亞水獺保育與生態永續研討會」,與在地社區關心水獺的居民分享,目前僅存於金門的瀕危物種——歐亞水獺族群現況。

5月28日世界水獺日當天,將在台北動物園的歐亞水獺及小爪水獺活動場前,舉辦「水獺快閃」活動,透過有趣的互動,讓民眾學習水獺習性、生態知識,藉由活動瞭解水獺面臨的危機,從而支持保育讓世界的水獺都能擁有永續生存的棲地環境。
許多與人們比鄰而居的野生動物,容易受到土地利用的型態變化,喪失棲息地或棲地零碎化,導致路殺,讓族群延續岌岌可危。過去曾在台灣本島分布的歐亞水獺,在1990年代後,就再無出現紀錄。國內目前還保有野生歐亞水獺族群區域,現僅限存於大、小金門。
受到土地開發建設、氣候異常、人為活動等干擾,導致自然棲地縮減、污染、路殺及遊蕩動物威脅,生活在金門的歐亞水獺族群量,也面臨嚴峻生存壓力,被農業部名錄列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台北市立動物園中能見到的小爪水獺,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皮書中,也是屬於易危物種。
呼應世界水獺日的到來,5月24、25日2天的活動將實地探訪水獺友善社區及水獺棲地環境,邀請金門在地學校教師、環境教育人員、文史工作者、生態旅遊業者、永續發展社區工作者、金門地區歐亞水獺保育工作者等各方交流,一起為來到金門觀光遊憩的遊客,提供生態旅遊指引,遵守不干擾歐亞水獺作息行為和棲息環境的生態遊憩行為,讓金門成為歐亞水獺的庇護所,成為有水獺當鄰居的友善社區。
此外,今天(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今年以「與自然和諧相處,邁向永續發展(Harmony with na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為題,強調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福祉及永續發展的緊密關聯,提醒每個人都是自然中的一份子,翻轉物種瀕危趨勢,挽救生物多樣性喪失,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貢獻。



5月24-25日「2025年獺遊金門-歐亞水獺保育與生態永續研討會」
金門縣金沙鎮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洋山聚落、金門縣金寧鄉古寧國民小學、雙鯉湖
5月28日「水獺快閃」巡迴車活動(每場次約20分鐘)
台灣動物區 歐亞水獺活動場——10:30、14:30
熱帶雨林區圖騰柱入口旁 小爪水獺活動場——11:10、15:10
溫帶動物區 小爪水獺活動場——11:50、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