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香港地區第一學府、香港大學校長張翔表示,不少美國學者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感到不快,資助被削也損士氣,他認為,這是香港吸納海外人才的好時機,並指香港應堅持開放、多元化及國際化,否則與中國大陸城市並無分別。

香港《明報》及《星島日報》今天刊登張翔的專訪。在訪問中,張翔還談到香港部分大學近年持續出現中國大陸學生的假學歷問題。

去年中,港大爆發假學歷風波,校方表示,查獲30名學生以假學歷,報讀該校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香港警方其後介入調查,期間逮捕2名中國大陸女子。隨後香港陸續有其他大學發現假學歷問題,迄今至少有4名陸生被定罪及判刑。

張翔表示,媒體對假學歷問題的廣泛報導,有助提醒申請人,提交假學歷涉及法律後果;他批評協助學生造假的中介機構是「罪魁禍首,」並指本地各大學會互相通報涉及造假的中介機構,加強防範。

張翔指出,港大管理層多次開會討論,「我們現在有一套比較好的機制來做這個事情,我們在做screening(審核),當然這個會增加一些人手。」

另據報導,張翔表示,川普「對當地高等教育造成長遠破壞,」他留意到有原先打算到美國工作的學者,因為美國的變化比較大,最終決定留在香港發展。但他表示,香港正面對日本、新加坡和中國大陸等地大學的競爭,香港要吸納外地的學者和學生,做好配套工作十分重要,尤其是住宿方面,「若沒有住房,也是挑戰。」

美籍華裔科學家張翔於2017年獲委任為港大校長,兩年後,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張翔曾發表聲明,譴責示威者於2019年7月1日衝擊立法會。

2020年,張翔又與多所大學校長共同發表聲明,表示完全支持「一國兩制」並理解訂立港區國安法的必要性。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翻攝香港大學網站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翻攝香港大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