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上週邀民眾為石虎媽「春捲」生下的2隻1個半月大雌性石虎寶寶「雙姝捲」命名,昨天在臉書揭曉結果,延續媽媽的名字,命名為「捲心蛋」與「捲心糕」。

動物園7日在臉書上以「捲捲報到!虎你來命名」為題,發布園內收容的石虎媽「春捲」於3月22日平安生下的2隻石虎寶寶,已1個半月大,完成初次健檢,確認都是雌性,邀請民眾至臉書活動貼文留言命名,按讚數最高前2組可以進入最終「候選名單」。

命名結果出爐,動物園表示,雙姝石虎寶寶確認正式命名為「捲心蛋」、「捲心糕」。

動物園指出,牠們的名字延續自媽媽「春捲」之名,承載著家族的連結與祝福;牠們將繼續健康成長,學會捕食、避險,成為能獨立生存的野生石虎,未來將回到山林中,為域內族群帶來新希望。

北市動物園表示,從出生開始,「捲心蛋」、「捲心糕」這對小石虎就已準備走上野放之路。保育員將人為干擾降到最低,提供原型食物(活體獵物),讓牠們在媽媽「春捲」的帶領下,真實演練野外生存技能。保育員也猜不到牠們每晚會在哪。

「為什麼要持續野放石虎呢?」動物園指出,石虎是臺灣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但是台灣石虎棲地破碎化、遊蕩犬貓干擾、路殺等,都讓野外石虎的生存充滿威脅。在維持物種存續的同時,保護棲息地及整個生態系統,讓物種得以在野外生存和繁衍,扮演牠與生俱來的生態角色,至關重要,

每一次繁殖與野放的努力,都是為了幫助石虎族群在原棲地中,重新站穩腳步。每一隻去當天使的石虎,都在提醒大家現實的殘酷,大家要持續努力減緩石虎在野外面臨的各種威脅,以利族群存續和拓展,期望未來,石虎能重返台灣各地的里山棲地,大家的每一次關注與支持,都是推動石虎保育向前的重要力。

台北市立動物園石虎媽「春捲」(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台北市立動物園石虎媽「春捲」(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石虎媽春捲生下的雙胞胎女兒之一。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石虎媽春捲生下的雙胞胎女兒之一。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石虎媽春捲生下的雙胞胎女兒之一。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石虎媽春捲生下的雙胞胎女兒之一。北市立動物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