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文化部長李遠年後陸續參訪各地的文化設施,12日到訪新竹縣橫山鄉「大山北月」團隊經營的柑橘博物館及新竹市「見域工作室」經營的見域青草座。訪視的兩個文化設施,有柑橘、有貢丸湯元素,呈現出新竹的客庄百味。
李遠首站來到以廢棄學校豐鄉國小活化,去(2024)年獲得第二屆社區營造青年行動獎的「大山北月」。其創辦人莊凱詠說,文化往往面臨不易傳達的困境,所以他以「食物」作為觸媒,在貢丸、米粉外,持續發展新竹各地的特產,如峨眉的東方美人、橫山的窯烤麵包、竹東的客家麻糬、北埔的養生擂茶等,成為餐廳特色;夏季則推出,關西的手工仙草結合冰淇淋、沙拉、涼麵等特色美食。

大山北月將在地柑橘加工發展成貢丸、香腸、果乾、咖啡、大福等特色美食,為在地農產品加值。文化部提供

大山北月莊凱詠(左)帶領文化部長李遠(中)參觀園區內的「柑橘博物館」,透過典藏、研究、展示、 教育等4大主軸,系統化整理出每一項大山背柑橘品種的特色。文化部提供
柑橘博物館中的主角——橘子,更開發成香腸、貢丸、大福、咖啡、氣泡水、醬油、禮盒等各式產品,讓民眾品嚐橘子的百種滋味。除了美食,館內還有開發故事、採果、農民市集、生態步道、露營等各種體驗。莊凱詠說,「大山北月」從重建廢棄國小的文化開始,盼帶動地方的發展,他說:「我們會繼續去發現美好的故事。」
從發行地方生活誌《貢丸湯》開始的「見域工作室」,則以新竹舊城週遭豐富的文化資源做出發,記錄、轉譯新竹的城市空間及文化,也持續開發城市導覽、走讀、講座等活動。創辦人吳君薇、林宗德帶著李遠從新竹公會堂,經中央商場、城隍廟,一路進行導覽。
吳君薇說,希望用刊物、導覽、策展、空間、商品,與城市中的人產生更多連結,讓更多人成為城市故事、行動者,「作為文化的貢丸湯,我們希望讓認識新竹更有趣」。

文化部長李遠參觀「見域工作室」以柿餅、貢丸湯、花磚、烏魚子等新竹元素,設計的特色文創商品。文化部提供
李遠表示,「百大文化基地」最原始的規劃,即是要透過資源整合,呈現近年政府及民間累積的各項成果。因此,面臨今年文化部預算被刪凍,要與各部會資源整合,成為現階段更重要的工作。他說:「百大文化基地工作一定要想盡辦法繼續往前走。」強調會與各部會充分合作,讓國人及世界看見台灣各地的精彩。
文化部表示,「百大文化基地」共計邀請19位文化界各領域專家,以及文化部2位代表共同組成評審團。評審團已於1月中完成評審共識座談,將於接下來密集展開票選及決選作業,預計於5月辦理百大文化基地發表會,邀請大家一起開箱台灣文化百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