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林保署南投分署結合學者林火研究,今(12)天辦理滅火訓練,包含火拍滅火、幫浦滅火、引火回燒,也記錄燃燒擴展速度、火焰高度及溫度,今天測得林火高度逾2公尺、溫度達攝氏400度。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為強化森林救火技能,結合執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今天在南投縣信義鄉巒大事業區第88林班,舉行滅火技術教育訓練,現場配合學者研究,由資深森林護管員將火拍滅火、幫浦滅火、引火回燒透過實務操作傳承給新進護管員。

南投分署長李政賢表示,2021至2023年南投縣發生86起森林火災。南投分署每年都會舉行防火整備及吊掛訓練,因應森林火災救災任務;然因森林火災多發生在水源取得不易地區,實務上主要以開闢防火線、阻隔燃料方式,避免火勢擴散。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潘孝隆說,所有森林火災,無論是整個樹冠如火炬般燃燒,或讓人無法預測行蹤的地下火,都是從地表枯枝落葉、腐植層、低矮灌叢所承載的地表火擴展出去,因此,了解、熟悉地表火的行為表現,有助救火隊員在保障自身安全前提下,積極滅火。

南投分署指出,可模擬林地地表燃燒來熟悉林火。今天演練結合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林試所的地表燃料火燒試驗,從高山易燃燒的二葉松林地、到淺山常見孟宗竹林取燃料樣本,模擬地表不同厚度燃料乾季狀態,記錄燃燒擴展速度、火焰高度及溫度,估計火燒強度做為未來森林滅火決策參考,也藉此訓練新進隊員。

為強化森林救火技能,林保署南投分署今(12)天在南投縣信義鄉巒大事業區舉行滅火技術教育訓練,由資深森林護管員將實務操作技術傳承給新進護管員。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