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璇、范修語/綜合報導】「如果一個人能夠代表半導體的話,那就是張忠謀。」睽違26年,張忠謀(Morris Chang)親筆撰寫的《張忠謀自傳全集》下冊終於在今年11月底問世,書中回顧他自1964年至2018年跨入半導體產業,進而打造台積電(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為晶圓代工帝國的精華時刻。
出版《張忠謀自傳全集》的天下文化今天(9日)舉辦新書發表會,多名政商巨頭到場力挺。張忠謀在會中暢談他17歲作家夢碎、改讀理工,到進入半導體業任工程師、躍升總經理後,一路爬上護國神山之巔的心路歷程,並在台上難得展現他文人情懷的一面。
活動開始前,張忠謀夫婦和台灣前總統蔡英文並肩走進會場。「自傳下冊等了26年,但跟等台積電股票一樣值得。」蔡英文在致詞幽默表示。她說,從這本自傳中,大家可以看到站在護國神山山頂上的人,如何思考、決策並帶領台灣半導體產業成為世界第一。蔡英文強調,世界正以前所未見的高速轉動,AI(人工智慧)少不了台積電的晶片,感謝張忠謀、台積電跟著台灣進退,將先進製程都留在台灣,讓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她也打趣說:「為了新書發表會,整整二周隨身帶著這二本書,自傳很厚,很高興,今天過後不必再帶了。」
張忠謀在現場親自導讀新書,講述主題分成「危機與轉機」與「作家夢的碎片」兩部分。
在全球半導體界叱吒一甲子的張忠謀,原來也曾是懷有作家夢的文藝少年。他崇尚文學風格簡潔明快的海明威,自稱「海明威的信徒」。張忠謀說:「簡單的字句、真實的感情,我兩者都有。」他說,他的作家夢並沒有消失,而是如碎片散落在上下冊文字中。他朗讀上冊序文親自翻譯海明威的一段文章:「以為可以寫得更好,後來沒機會了。」這是他開始提筆寫作的原因。
書中寫到黃浦江,描述他中學畢業到黃浦江喝醉情景,「當時豪情,在這以前、以後都不會再有。」此話一落,頓時掌聲四起,張忠謀風趣說:「不要急著拍手,還有、還有。」他現場大聲朗讀作家瓊瑤《庭院深深》書裡的一首小詩,認為很適合描述在1982年與前妻分居及離婚的心境。
張忠謀也以莎士比亞和《紅樓夢》等作的詩句記載心境。他引用《紅樓夢》原文「開闢鴻濛,誰為情種?」中的〈開闢鴻濛〉做為開啟台積電的章名。在台積電的相關章節,能讀出他對台積電如《紅樓夢》中人物「近乎痴迷的情感」。
在新書發表會的「危機與轉機」主題中,張忠謀回顧自己1964年至2018年間的人生經歷。他在24歲時,因麻省理工學院(MIT)機械系博士資格考試沒通過,被迫放棄轉進半導體產業,這一決定,卻成為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他進入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幾年後,從工程師一躍成為總經理,最後升至德儀全球半導體集團總經理。1978年後,他開始在德儀走下坡路,最終辭職。
1985年,54歲的他,回到台灣,赴一場「命運的約會」。雖然最初任職於工研院,「但我約會的地方不是工研院,而是台積電。原來,我搞錯約會地點了。」他推動「專業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儘管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改革大部分失敗,但他始終堅持這一理念,56歲創辦台積電並出任首任董事長。61歲時,他成功與飛利浦(Philips)爭奪台積電的經營權,這一勝利,奠定了台積電獨立發展的基礎
1997年,66歲的他,決定在「製造優越、客戶信任」2大台積電的策略上,再加上「技術領先」。後來,他拒絕高盛(The Goldman Sachs Group)對台積電提出的管理層收購,經歷變相裁員事件,但成功解決、更成立了「業務發展部」,由現已是董事長暨總裁的魏哲家擔任該部門主管。
張忠謀也提到,2010年,確定營收8%為研發費用並大幅增加資本支出。2012年,台積電在28奈米節點技術首度領先晶圓代工業。2018年,7奈米節點技術領先全世界半導體業,他也在同年退休,「我一生沒做出很壞的決定」。
在自傳中,他也公開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幕,包括2008年輝達(NVIDIA)是台積電40奈米節點技術的主要夥伴及客戶,但台積電在初期生產出現問題,使輝達遭受嚴重損失,兩公司出現巨大隔閡。2009年,張忠謀回任執行長後,到黃仁勳(Jensen Huang)家中進行披薩晚餐,靠著深入對談化解歧見,台積電願意賠償上億美元、唯一的條件是輝達要在48小時內回覆,最終黃仁勳同意了,雙方持續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
曾經的文藝少年張忠謀,13歲投稿校刊想當作家,被父親一句「會餓肚子」澆熄夢想。如今在半導體業寫下波瀾壯闊篇章的他,在93歲高齡,寫就上、下冊共約30萬字、涵蓋生平歲月的自傳。他說:「我主要是為我自己而寫。此書是我的自傳,不是台積電歷史。」飽讀中西經典的張忠謀,終於在晚年一圓文學夢。
發表會除了張忠謀新書看版外,也設立一面牆介紹張忠謀生平,許多珍貴照片因此曝光。現場眾星雲集,各個身價不斐,平均破百億元。除了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董事曾繁城外,廣達集團林百里、威盛電子董事長陳文琦、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都到場力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