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宥妍、李台源/桃園報導】桃園龍潭龍元宮今天(30日)晚間舉行200周年慶成圓醮天師壇點燈儀式;慶成祈安圓醮自12月2日至12月6日舉辦,今天起展開為期七天的建醮活動,設立東西南北中五個醮壇,其中祭祀張天師的天師壇,跳脫傳統民俗路線,帶有動漫、科幻風格的設計,最為吸睛亮眼。今晚的平安晚宴是流水席、席開56桌,搭配科幻未來感的醮壇背景,別開生面。
伴隨著客家傳統八音和倒數聲,醮壇點燈儀式的煙火照亮夜空,現場氣氛熱絡。傳統戲曲、特技表演、唱著華語流行音樂的樂團、扯鈴、熱舞等輪番上陣。主辦的張廖簡宗親會龍潭分會會長廖經華表示,平安晚宴現場活動、沒有特定框架,而是抱持著「把人喜歡的獻給神明」的心態。
策展人邱子軒致詞表示,當時天師壇美學改造的消息一出,全台北中南的宮廟都幫忙分享。
天師壇跳脫傳統的思維展現在許多細節中,包括不舉行傳統的殺神豬。廖經華認為,現代人平日衣食無虞,已經不需要特地殺神豬慶祝特殊節日,況且神明們幾乎都吃素,因此選擇以「環保神豬」代替。
此外,廖經華打趣表示,聽說別的醮壇有小朋友被黑虎爺兇惡的外表嚇到,想把黑虎爺遮起來,「不如改成左青龍右巧虎。」
天師壇主祀張天師,陪祀神明有北港武德宮的武財公、龍潭濟玄宮的關聖帝君、龍潭慈惠堂的瑤池金母大天尊、三峽無極后元宮的天上聖母。
廖經華提到,接下來還有一連串活動,12月2日有八音慶典、4日有擲筊之夜,最大獎是65吋數位電視,邀請鄉親好友一起共襄盛舉。
龍元宮慶成祈安圓醮將12月2日至12月6日舉辦,周邊搭建天師壇、北帝壇、先師壇、觀音壇、福德壇與天公壇,舉行科儀和慶典。建醮期間,各醮壇都有豐富的科儀與慶典活動。
以客家族群為主的龍潭客庄聚落,數百年間積累了豐沛文化底蘊,這裡也是臺灣文學大師鍾肇政與臺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鄉。
龍元宮是龍潭最具代表性的廟宇,於道光五年(1825年)創建於龍潭陂,緊鄰老街溪,祭祀圈涵蓋整個龍潭老街溪沿岸的村落。主要奉祀五穀爺(神農大帝),龍元宮的五穀爺神像,衣冠束帶,具有文官氣派,1968年修建廟宇後才變更的,與一般常見的神農大帝半裸神像、手持稻穗的形象完全不同,全臺罕見的。顯然是經過信仰形態的演變而生,一般認為,這種文官氣息,極有可能與龍潭文風鼎盛,教育風氣有關。
龍元宮的開基主神像來自大溪永昌宮。道光五年(1825年)時,由黃明漢、魏乾宗、古象賢、鍾天富等人,以二千多銀元提倡在菱潭陂建廟,該址為龍潭第一市場與南龍路間。竣工後、登龕前,正逢大溪永昌宮遭遇火災,菱潭陂居民,便將其奉祀神農神像及銅香爐暫時安祀於龍元宮,此後神農神像便永留在龍元宮。
同治三年(1864年),龍元宮遷移置今地點。1895年,民眾反抗日軍,龍元宮受戰火波及,翌年修復。1925年,龍潭庄長鍾會宏等五人發起募捐購買九座寮之水田與土地作為祀田。1953年,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後這些祀田全部歸於佃農李錦行。1990年代時,廟方開始供奉文財神比干、武財神趙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