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物價飆漲,不只上班族有感,就連大學生也超有感。人力銀行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周飲食平均開銷2344元,北部最貴每周達2443元,每月比中南部大學生多584至688元。每餐開銷都破百元,特別是自助餐便當、手搖飲、早餐的三明治、蛋餅、飯糰等品項,漲價最有感。
104人力銀行自6月7日至9月25日以網路問卷,訪查414名國內大專院校在學學生飲食花費發現,即便有較便宜的學餐能解決三餐,大學生平均每周飲食花費2344元,每餐花費超過百元;北部平均每周2443元最高,中部2297元、南部2271元,北部大學生飲食負擔較大。
農業部統計,台灣白米全國年平均價格已連續5年調漲,漲幅達9%。主計總處最新公布1至10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2.19%。其中調查的60%大學生對自助餐漲價最有感、53%認為是手搖飲、47%認為是早餐,這包含三明治、蛋餅、飯糰等。
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34%的大學生因為價格上漲而放棄雞排、鹽酥雞;29%學生放棄速食如漢堡、炸雞、薯條等炸物;不過,也有26%照常消費,不改變原本的飲食偏好。
面對物價節節攀升的挑戰,104人力銀行也整理「月底續命省錢三大招術」。有「供餐」打工,許多大學生課餘兼職工讀,除了累積工作經驗,還可增加收入,若挑選供餐的打工機會,能減少日常餐費的支出;購買即期品,超商、量販店會在特定時段,提供價格較優惠的即期品;講座領餐,大學會不定期舉辦講座,講座多會提供免費的便當或是餐盒,參與講座不僅能增廣見聞,還有機會省下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