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健保署預告修正草案提四大藥價優惠改革重點,學名藥協會樂見政府傾聽藥界聲音,對學名藥提出實質鼓勵與必要藥品當年不調健保價等,有助穩定國內藥品供應,降低地緣政治缺藥影響。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今(20日)天預告《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修正草案,與《全民健康保險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提出四項改革措施:「擴大鼓勵國內藥廠製造新藥」、「鼓勵學名藥或生物相似性藥品及時進入市場」、「國內製造藥品給予優惠藥價」與「必要藥品當年不調健保價」。「必要藥品」指的是臨床治療不可或缺且無替代選項之藥品。
針對民眾普遍有「學名藥藥效不如原廠藥」的迷思,台灣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學會理事長張芳維指出,學名藥需要透過「藥品生體相等性(BE)試驗」過程,藉此證明學名藥的療效及安全性與其對照藥品相同。
學名藥協會公共事務政策委員會主委殷為瑩表示,近年缺藥頻傳,除了國際藥廠可能受地緣政治影響,當藥價一直砍,產業經營困難,對國內供應鏈韌性穩定只會雪上加霜。
殷為瑩認為,透過政策引導加強國內藥品供應鏈韌性,對台灣民眾用藥權益及國內生技製藥產業都有正面幫助,打造健康台灣不僅需要好的醫療團隊,同時需要擁有好的藥品,在多變的國際情勢下,在已經提升藥物品質同時,台灣製藥是否有完整供應鏈韌性變得至關重要。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表示,這次修法預告期至至明年1月20日,力拚農曆年後上路,以利趕上4月例行調整藥價,盼能儘速保障藥價合理,確保供藥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