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原來新竹縣關西鎮的地名由來,和鹹菜大有關係。新竹縣志第一部卷之土地志第216頁節錄「關西當時附近河川魚產富饒、山野鳥獸繁殖,任憑取之不盡,宛然甕中取鹹菜,隨手可得,故名。後轉書鹹菜甕為咸菜硼、啣彩鳳等名。」而咸菜硼之日語為kan sai HO與關西之日語為kan sai同音。關西年度盛事「2024鹹菜甕客家藝文表演暨農特產品展售會活動」,將於本月23、24日再關西東安古橋旁臨時停車場熱鬧登場。

關西鎮促進產業文化發展協會榮譽理事劉文禎表示,關西因在地客家人擅長製作「鹹菜」,舊名為「鹹菜甕」,直到日據時代,因鹹菜與日語「關西」諧音,乃再改名為關西,目前關西鎮所生產的鹹菜量,幾乎是冠全台,鹹菜可以變化成各種菜餚,如鹹菜豬肚、鹹菜鴨、客家菜包等,也傳承早年客家人的勤奮、努力與刻苦的精神。

劉文禎指出,利用在地種植的翠綠芥菜,是做鹹菜的最好材料,鹹菜要好吃,就要依照古法,用鹽巴醃製後經過腳踩,破壞芥菜的表皮,去除苦澀的味道,再放進甕裡醃漬、發酵,鹹菜才會酸甘爽口。

新竹縣長楊文科說,關西有四寶:咖啡、蘿蔔、仙草及鹹菜。關西是道地客家料理的原鄉,要吃客家菜就要到關西,大菜也就是芥菜,會做成鹹菜、鹹菜乾及福菜,是非常好的料理食材,歡迎大家23、24日,來東安古橋親自體驗古早時期農村生活的辛苦與快樂,透過踩鹹菜製作過程及參與活動,回憶兒時樂趣,認識客家文化。

關西鎮長陳光彩歡迎大家來踩鹹菜,24日早上還有搗麻糬、吃糍粑活動,現場也有農特產品販售、社團活力四射表演及免費的客家鹹菜肉片湯可享用,民眾也可安排小旅行,順道參觀關西鎮的客家古蹟及文物,關西太和宮、天主堂、潮音寺四面佛、東安古橋、鄭家祠、舊關西分駐所等景點,了解關西之美。

2024鹹菜甕客家藝文表演暨農特產品展售會,將於11月23、24日舉行。竹縣府提供
鹹菜是用芥菜製作而成。竹縣府提供
2024鹹菜甕客家藝文表演暨農特產品展售會,將於23、24日舉行。竹縣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