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台灣文學創作在百年來多音交響,在音聲的五湖四海中,羅思容將領軍「孤毛頭樂團」,11月17日於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帶來一場客家百年文學歌詩音樂會「時間背脊上的星群」,以音樂詮釋賴和、鍾肇政、吳濁流、鍾理和、杜潘芳格、龍瑛宗、詹冰、羅浪與李喬等多位客籍文學家的文學創作。

羅思容表示,文學家獨特的生命視野,帶著強韌的能量和多元色彩的文學書寫,不僅豐厚了人性和生活的樣貌,也凸顯出顛覆外在壓迫與潛抑,並交疊著台灣特有歷史經驗,是台灣文學夜空中絢爛的星群。

這次音樂會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將演出10月推出的新曲〈永夜〉,由吳濁流3首經典詩〈偶成〉、〈自題亞細亞的孤兒〉、〈沙漠中的寂寞〉重新譜寫成動人樂章。用音樂傳誦「鐵血詩人」唐吉訶德式不畏強權的精神,聆聽台灣文學的力量。

歷經日治時期、世界大戰、國民政府遷台和二二八的歷史現場的吳濁流,性格和作品中一再呈現反抗的力量。羅思容特別有感於他「雖陷身於時代永夜的困頓裡但從不畏強權」,透過文學努力為台灣留下時代的記錄,並於1964年創辦雜誌《台灣文藝》, 1969年設立「吳濁流文學獎」。透過新曲〈永夜〉的詩聲、歌唱,唱出吳濁流在風雨飄搖的時代下,為台灣奉獻一生的心,盼聽眾在詞曲中找尋美麗的山路,通往明亮發光的遠方。

音樂會也將展演龍瑛宗之作〈午前之詩〉。被稱為「戰鼓聲中的歌者」的龍瑛宗,作品常凸顯憂鬱與傷感,多描寫日治時代下,小資階級知識份子的苦悶彷徨、動搖抵抗和妥協,呈顯其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荒蕪。〈午前之詩〉由羅思容重新譜曲,透過對雨中顫抖的樹木、飄搖落葉的凝視,對照因風雨困在斗室,寸步難行的生存處境。即使影子能自由地出走,最終卻迷失目標,流露作者的沉鬱寂寥。

羅思容筆耕不輟,以深具文學質地與底蘊的作品,持續不斷成為台灣流行音樂中的新風景,標的著深度人文關懷與藝術心靈的轉化力量。其領軍的「孤毛頭樂團」,不僅具有客家音樂的特質,也深具台灣多元文化的原創特色。

羅思容的音樂作品乘載客籍作家和詩人在台灣文學路上的重要足跡。此次音樂會將展演台灣文學之父賴和、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鐵血詩人吳濁流、倒在血泊中的文學家鍾理和、台灣女人樹杜潘芳格以及龍瑛宗、詹冰、羅浪、李喬等文學作品。

「時間背脊上的星群-行唱文學.客家詩路」音樂會特別邀請周意紋(鋼琴)、蔡偉靖(手風琴)以及葉俊麟(大提琴和低大提琴)擔任客座音樂人。在這場客家文學百年的歌詩展演,一起透過文學與音樂的對話,尋憶文學客語百年風華。

「時間背脊上的星群-行唱文學.客家詩路」音樂會11月17日(日)於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演出,預售票600元;現場票700元,預售票開賣至11月16日。詳情可至購票網站查詢。

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 為音樂會彩排。翻攝自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FB
羅思容將三首吳濁流經典詩作,重新譜寫成動人樂章。翻攝自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FB
時間背脊上的星群音樂會將在11月8日登場。翻攝自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