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第二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今天(26日)及明天一連兩天在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舉辦,跨語言、跨領域、多面向檢視我國面臨傳承危機的國家語言現況與展望。國家語言發展主管機關、文化部長李遠說,他是個不太會說客語的客家人,但以客語做了許多音樂劇;他也常被用台文寫作的朋友要求用台語唸詩句,「一定會公平對待每一種語言,將每種語言的優美及文化發展到最高。」

今天的會議有李遠、客家委員會主委古秀妃、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智勇LjaucuZingrur、屏東縣長周春米、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及來自全國各地關心國家語言發展的專家學者、各政府機關代表及民間實踐者共同參與。

文化部指出,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客家委員會以「開啟國家語言新篇章」為主題,歷時3個月共舉辦11場次的國家語言分區論壇,收集各界對於臺灣台語、臺灣客語、臺灣原住民族語言、馬祖語、金門話、臺灣手語的意見,才於今天共同主辦「第二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

《國家語言發展法》第5條規定,應定期召開國家語言發展會議,以研議、協調及推展國家語言發展事務,首次會議於2021年召開。今天在大會中,綜合討論國家語言意識覺醒、在地發展、教學現場及專責機構等面向,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也在專題討論中,分享推動國家語言發展的全球趨勢與實務經驗並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

原住民在這裡生活幾千年、一直在學「外國語」

「原住民族生活在這塊土地上超過幾千年,但一直在學『外國語』,除了自己的母語,還要學英文、學華語、學台語等,『活得很辛苦』。」曾智勇LjaucuZingrur說。

曾智勇LjaucuZingrur說,原住民族語相對於其他語言,推廣更不容易,因為必須學會至少16種族語,才能說給所有的原住民聽。但原民會持續努力,除了規定在原民會工作、必須通過原住民族語考試,也推行幼兒園沈浸式說族語、中學有直播共學、社區成立語言發展組織,更有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基金挹注等,期盼大家每週至少有1天可以說族語,「希望整個臺灣原住民社會找回自己的語言」。

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智勇LjaucuZingrur。文化部提供

「國家語言發展會議具有兩個重大的意義,」古秀妃說,首先,這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過去一代代的台灣人為民主自由的社會,撐起一個大空間,「假使沒有前人的努力,今天我們不可能坐在這裡,因為國家語言的形成,不是過去就有的,而是由一代一代人努力撐起來,所以我們要保護這個民主自由的社會。」

客語還在加護病房、原住民族語在急診室、河洛語在普通病房

古秀妃表示,其次,「50年前我們不可能在這裡談國家語言,因為過去好幾種國家語言都被稱為方言,相對於國語、華語,感覺像是矮人一截、次等的,在這種不平等的狀況之下,我們會覺得說母語好像有一點丟臉,」但現在這幾種語言,已經提升到國家語言,這是地位的提升,也是進一步要發展這幾個弱勢語言的原因。「這兩個意義對於現代社會非常重要,我們要包容不同的意見。過去做不到,今天我們做到了。 」

古秀妃以總統府資政葉菊蘭說過的一段話「Holo語就像在普通病房,客語就像在加護病房,原住民族語在急診室。」到現在,這種情況還是沒有變,她拜託大家,幾種語言一起合作,互相學習,將具有傳承危機的母語傳承下來,共下來復振。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文化部提供

李遠特別以作家陳思宏的《鬼地方》一書為例說,《鬼地方》除了獲得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年度大獎及國內外各大獎項以外,更被翻譯成12種語言,享譽國際後,由阮劇團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下,將《鬼地方》改編為舞台劇,而所用的語言就選擇永靖腔,「用語言呈現出整本書最原始的味道」。

文化部長李遠。文化部提供

語言是傳達民族情感與文化的象徵

會議地主、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有33個鄉鎮,包含8個以客家為主、8+1的原住民族鄉鎮等,「語言傳遞出族群的情感及文化的表徵」,「第二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選擇在屏東召開,是很好的決定。」

屏東縣長周春米。文化部提供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指出,教育部從2000年本土語言加入課綱施行,到《國家語言發展法》實施後,配合制定課綱並設計各種教材。2023年開始,為了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本土語言,共有300間幼兒園、1100個班級,申請本土語言沈浸式教學計畫;近3年教育部也藉由965場活動、超過40萬人參與,希望讓大家「在生活中接受母語、習慣母語,並且尊重與認同所有的本土語言」,教育部一定會持續與各部會努力建構更友善的母語使用環境,讓大家開口說母語。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文化部提供

今天第一場專題報告由文化部次長李靜慧主持,由文化部、教育部、原民會、客委會報告國家語言政策作為。第二場主題演講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際事務處長鍾鎮城主持,特別邀請澳洲墨爾本大學墨爾本教育學院語言和讀寫教育教授Joseph Lo Bianco,分享為許多國家規劃語言政策的觀察,他說國家語言政策非常複雜,涉及許多不同目標,需要定期觀察評估效果,培養公眾支持,且相關政策必須相互配合,以讓各單位協同合作。

今天下午接續為4大議題中的國家語言意識覺醒、在地發展討論,聚焦跨領域的國家語言展現及政府推動情形。明天將有國家語言書面建議用語專題報告以及教育現場、專責機構等議題討論,邀請英國威爾斯語言副專員Osian Llywelyn與談分享。

第二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今天起一連兩天在屏東縣立圖書館舉行。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表示,希望藉由國家語言發展會議,為推動國家語言的永續發展,提供創新的行動策略,文化部將繼續與教育部、原民會、客委會及各部會、各縣市政府、民間團體密切合作推動國家語言發展,確保所有國家語言都能在政策的支持下,在各個領域,都能永續文化傳承。同時,期盼社會大眾共同關注與支持母語復振,倡導多元語言共存觀念,開啟國家語言新篇章,促進國家語言發展。

第二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今天在屏東縣立圖書館開幕。文化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