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國立成功大學位於光復校區成功湖,四周綠草如茵,廣受師生及民眾喜愛,成功湖距上次清淤是15年前,校方昨天(21日)舉辦「去尋找吧!成功湖的大秘寶」活動,開放30個學生身著青蛙裝,走入湖裡參與清淤,撈出魚類以吳郭魚為大宗,還有琵琶魚、紅魔鬼等,還有原生種烏龜及外來巴西龜,還有學生撈出陳年皮球等雜物。

成功大學總務長吳建宏表示,此次規劃從10月中旬至31日清理湖底淤泥,學生們也熱情參加,共同清淤、維護水質,為維護生態盡心力。撈起的水中生物由生命科學院團隊協助分辨原生種或外來種,原生種會等清淤完成後,再放回成功湖,外來種則予以移除。

成大環境工程系助理教授黃榮振也帶著研究助理來採樣水質。他表示,團隊在清淤前1、2個月展開採樣,將進行清淤前、後水質分析、水藻類別分析等,做為日後維護參考。

校方指出,成功湖是光復校區操場的「副產品」,成大取得光復校區用地時,現今光復操場位置為低窪地,成功湖則是供停放車輛的地方,為建造光復操場,就在成功湖所在地挖土,取得1萬1千立方公尺土方。

校方提供30個名額,讓學生身穿青蛙裝,走入水中清淤。翻攝自國立成功大學 官網
成功湖撈出吳郭魚、琵琶魚、紅魔鬼等魚類。翻攝自國立成功大學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