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去年夏天吸引超過150萬人次到訪的第2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花啦嗶啵 Falabidbog」,奪下美國繆思設計大獎最高榮耀的「白金獎」,讓客庄文藝復興獨特魅力,一舉躍上國際。歷時3年籌備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透過議題討論、地方文化研究與共創,讓在地人成為自身文化的推手,不僅讓回家成為一種驕傲,也成功翻轉客家印象,成功提升台三線品牌的認同度與永續性。

客家委員會舉辦的第2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在去(2024)年6月24日至8月27的活動期間,展出國內外63位藝術家的91件藝術作品,範圍橫跨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5個縣市,是一場串連眾多客庄、全長150公里的原、客、閩文化的大地藝術季,也是一場以客家文化復興為核心的社會運動,更是最浪漫、最有味道的鄉間旅行。

此次藝術季獲得的謬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是隸屬於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s,IAA)的重點設計賽事,該獎項集結全球跨領域設計思維,以發掘全球設計繆思為宗旨,經過層層評選關卡,最終具備頂尖美感與概念的作品,可獲得「設計界的繆思」的稱號,並取得「繆思女神獎盃」。

第2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活動中,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承扛重任,負責活動專案管理與統籌規劃,前後歷經一年的整備、一年的場地籌措、各方協調及各面向規劃,招集各領域夥伴創作出策展主題為「花啦嗶啵 Falabidbog」的藝術饗宴;此外,活動也搭配榮獲金鐘獎肯定的5G行動直播車「講客號」、客語配音員及客語翻譯等專業技能讓藝術季的客家脈絡更加清晰。

什麼是「花啦嗶啵 Falabidbog?」Falabidbog是傳統客家語詞,用來形容多彩繽紛。過去客家族群開墾拓荒,生活上多以儉約、實用為考量,習慣避免華麗與不必要的裝飾,如今,表面上低調不張揚的台三線客庄生活場域,由於多種文化長期相互交流激盪,已呈現出多元且豐富的面向,因此在現今時空下,「Falabidbog」 有全新的詮釋與意義。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串連眾多客庄店家。客傳會提供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串連眾多客庄景點。客傳會提供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串連眾多客庄信仰中心。客傳會提供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策展分為三大主軸,分別為藝術、設計及飲食。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傳達無論你我從何而來,大家都在同一路上。帶著第1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策展經驗,擅長處理多元族群文化今昔、公眾參與的總策展人林怡華Eva,偕同港千尋、馮馨、鄒婷三位策展人,以海拔800公尺以下、由多種自然、半自然與人工棲地鑲嵌而成「淺山」作為浪漫台三線藝術策展的主題概念,在第1屆藝術季成功的基礎之上,創作出立體且豐富的、認識台三線的路徑。

「設計導入——客庄百年基業」重現客庄歷史故事脈絡,建構新的美好想像,同樣帶著第1屆策展經驗的策展人林長叡Ryan,邀請了21組設計團隊,深入地方溝通、採集、發掘在地的生活記憶,從環境、歷史、文化、信仰及生活等綜合面向切入,以信仰中心竹東惠昌宮、傳統生活場域曉江亭洗衫坑、關西社區與風格小店、古道樟之細路,以及關西上南片、公館與東勢大茅埔穿龍圳等環境水文空間做為提案舞台,為客庄城鎮生活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同時也展現出新穎的客庄樣貌。

飲食實驗計畫「山知道——客來聊」以「保存食」出發,探索更當代的客家味道,從最親近大眾生活、最能表現文化特色、促進族群間互相理解的介質「飲食」出發,由策展人王詩鈺領軍的鴻梅文創團隊,邀請食材研究者徐仲顧問,連結多個台灣飲食文化領域優秀團隊,透過「保存食」命題,重新梳理串連台三線在地物產、餐飲從業者、加工製作、食用體驗等端點,梳理客家醃漬意涵及保存食文化,帶來新的觀點,讓觀展民眾得到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一場「鼻尖+舌尖」的藝術五感體驗。

此外,第2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創設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學校,希望補足策展與策展年度間的空缺,在地方的擾動與教育的深化,讓日常的客家也能維持藝術季能量。雙軌策劃期待專注在與地方的連結上,讓藝術季的影響力能真正由地方向上生長,成為復興客家文化的主要力量。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串連眾多客庄單位。客傳會提供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串連眾多客庄飲食。客傳會提供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串連眾多客庄風景。客傳會提供
第二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花啦嗶啵 Falabidbog》主視覺海報。客傳會提供
藝術季學校號召在地民眾踴躍參與藝術家共創。客傳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