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新竹縣政府2022年起接獲民眾通報在北埔鄉大湖溪發現野生的亞洲水龍蹤跡,就開始執行調查移除計畫,2022、2023年執行移除成果計1052隻,今年持續族群監測調查及移除,除觀察其繁殖期及棲息環境,也是全台首次在野外挖掘到兩窩卵巢,後續孵化出7隻幼龍確認為亞洲水龍,期透過調查進行有系統移除,積極移除外來種,保護本土生態環境。
竹縣府農業處長傅琦媺表示,外來入侵物種是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目前縣轄確定外來入侵物種有亞洲水龍、斑腿樹蛙及埃及聖䴉等。亞洲水龍原產地在東南亞,是一種大型綠色蜥蜴,成體全長大約60到100公分,棲息環境位於低海拔水質良好的山區溪澗,利用溪澗周圍的樹林棲息及捕食,會捕食台灣原生的鞭蠍、蜈蚣、蛇類、甲蟲等,6、7月為繁殖期。
2022年7月接獲通報亞洲水龍在北埔鄉現蹤後,竹縣府就委請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協助,2022年捕獲534隻、2023年捕獲518隻,今年持續進行亞洲水龍發現地點族群監測調查及移除工作。
今年9月16日上午在北埔大湖溪某凸岸積沙處挖掘到兩窩卵巢,這也是全台首次調查記錄,第一處巢的12顆蛋全數死亡,另一處巢靠近堤岸的9顆蛋完好,挖掘移除後孵化出7隻幼龍,今年截至8月底,移除工作出勤150人次,移除大小亞洲水龍101隻。
傅琦媺說,調查人員透過解剖捕獲的成體了解亞洲水龍的繁殖期,發現亞洲水龍繁殖力驚人,夜晚時較容易捕捉,持續透過調查,進一步有系統地移除,有效地阻絕其繁殖,減少亞洲水龍在新竹縣的擴散機會,努力維護本土生物多樣性及保育原生物種。
專家提醒民眾,不要自行投入移除亞洲水龍,亞洲水龍棲息在不易到達的溪流環境,體型大、牙齒及爪子都有傷人導致感染等問題,且亞洲水龍咬合力驚人,民眾貿然捕捉,有相當高的安全疑慮。沒有經驗及特殊工具不易捕捉亞洲水龍,被捕捉逃逸或騷擾過後的亞洲水龍,警覺性會變得更強,之後要抓就難上加難,提高後續移除的困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