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921大地震將於下周六屆滿25周年,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大埔里地區過往傷痕幾乎消逝,但地震警惕與教育不能遺忘,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透過文化部支持規劃「畫,25」展覽,邀11名藝術家重回25年前「傷痕地」,以繪畫呈現震後25年變貌,透過藝術力量回顧歷史,以新、舊地貌對比呈現重建的堅韌,將這一代人的社會共同記憶傳承給下一世代。
新故鄉基金會邀11名藝術家畫出集集大地震25年後的埔里現貌,搭配畫家孫少英當年作品,呈現重生歷程,將25年前的傷痕記憶,覆以鮮亮色彩,見證城鎮的復興與蓬勃生機。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指出,透過這次活動,藝術家發揮天職用色彩救贖災難的苦痛,展現災後重建、進步面貌,希望民眾從作品感受希望與勇氣。埔里鎮長廖志城與會表示,藝術家25年後現地重新創作,不只喚起記憶,也提醒要更警惕做好防災。
現年93歲畫家孫紹英回憶:「當時被劇烈震撼驚醒,我騎著摩托車到街上,看到整排房屋倒塌,許多大樓傾斜,滿街瓦礫,讓我想起年輕時經過戰亂的廢墟,不自覺就哭了。」25年前,他帶著為歷史留見證使命,穿梭災區,用素描記下山城災後樣貌並集結成素描集,是在地珍貴史料與藝術作品。
參展藝術家黃義永回憶說,埔里好山好水,遇到地牛翻身就像世界末日,後來隨著重建不同階段,畫下靈巖山寺、紙教堂等作品,蘊含對山城從傾毀到復甦的關切。藝術家陳光明表示,地震是大自然一部分,人類也是,應思考如何應對災難,做更有意義的事並自我療癒。藝術家許民盛認為,這次透過畫筆呈現埔里現況,非常有意義,代表從傷痛走出來並大步前進,值得所有埔里人驕傲。
參與多個受災地新創作的朱啟助說,震前開的公司一夕歸零,讓他下定決心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震後隨著孫少英、黃義永老師等一起創作至今。
參展藝術家有朱啟助、周靜惠、孫少英、黃義永、梁坤明、陳光明、陳美珍、許民盛、廖珮如、廖秋月、饒淑英。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今天舉行記者會。
921大地震,又稱為集集大地震,是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15.9秒,震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境內,震源深度為8公里,地震規模達到芮氏規模為7.3,期間臺灣全島都感受到明顯搖晃,地震肇因於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且在地表造成長達85公里的破裂帶,也有學者認為是由車籠埔斷層及大茅埔-雙冬斷層兩條活動斷層同時活動引起。
這場地震造成2415人罹難,29人失蹤,1萬1305人受傷,另有5萬1711棟房屋全倒,5萬3768棟房屋半倒,是臺灣戰後時期傷亡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
◎「畫,25」—走過921地震25周年畫展
•展期:即日起至9月30日
•原作展:紙教堂「流」藝廊(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桃米巷52-12號)
•複製戶外展:埔里鎮聯合行政園區廣場(埔里鎮中山路2段256號)
集集火車站站前廣場(集集鎮民生路75號)
•參展藝術家:朱啟助、周靜惠、孫少英、黃義永、梁坤明、陳光明、陳美珍、許民盛、廖珮如、廖秋月、饒淑英(依姓氏筆畫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