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宥,台東客家人,現下戴臺東,但係吾婆係南投國姓客家人(四縣腔)
讀忒《時代革命——電影訪談錄》,𠊎了解:自由係仰般个難得。
在這場保衛自由个反送中運動裡肚,失去个人命實在忒多,自由敢一定愛用流血个場面去換?這係長久以來,大家對戰爭同示威運動个疑狐。在電影同訪談錄裡背有講著,參與這場運動七組無共樣个人,佢兜身項个故事同行動,用自家个方式去保護民主自由个權利摎環境。對𠊎來講,在臺灣這自由民主个國家,雖然無像香港恁仔受限制,但係對佢兜講出个口號:「今日香港,明日臺灣」𠊎還係感受著心焦焦,驚怕戰爭、威權个逼壓造成𠊎中意个民主國家成為人間地獄。在臺灣生活了17年,𠊎早就無法度想像,在言論自由、集會自由這兜權利分人限制該時,大家人就愛癲忒个樣仔係仰般个分人心寒膽顫。
因為看過電影《時代革命》,故所𠊎對訪談錄裡肚个內容有大概个了解,印象最深刻个係有一隻學醫護个後生人,第一擺分催淚彈酷著,嗄係為著救人,毋係逃難,佢將自家个防護揞仔拿分酷著催淚彈、目汁直直流、就愛昏忒个民眾,自家正遽遽大步離開在後背向佢射出个催淚彈、拿等刀仔、手銃同棍仔个香港警察。但係這種為著其他人奉獻个偉大精神,淨係香港行出民主路程細細、當弱个一步,還過乜無分政府抑係逼壓香港个政權接受。
這個年紀細𠊎兩歲个細阿哥仔到了捷運站个欄仔外背,在該等佢个毋係避難个位所,嗄係同政府進行違法合作法白衫暴徒,將在該尋自由个反送中民眾安做「暴力份子、匪徒」這種無影無跡个名號,還講:佢兜用武器去打赤手空拳个民眾係「正當防衛」,頭擺分人講係代表「正義」个香港警察,現下嗄變成暴力个武裝逼壓者个角色,現場報導聽起來就異有啷洗个感覺。
𠊎對書裡背這位後生細阿哥印象深刻个原因,毋單只係因為佢奉獻自家去幫助別人,還有一個理由:這位細阿哥仔,係在反送中該時,七組示威者共同个重要人員-醫護,示威者基本項都係讀書人抑係一般个民眾,其實當少有醫護人員來做示威者,故所有醫護知識个人就特別重要,最少乜知著輕傷个處理方式,毋過像係重傷,比論講分手銃射著、頭那抑係內臟分人傷著較傷重,就會分專業个救護人員駛救護車帶走。
像上一段講个,該細阿哥去到捷運站,該鐵柵門分人關下來,但係佢係帶等救人个心情去到該片,透過手機仔、網路个記者直播,捷運站同車廂肚个民眾,甚至毋係示威者,嗄在該分人苦毒,分人打、性侵同銃殺這兜見人毋得个屙糟事情緊發生,還係嘴項講等「正義、保護人民」口號个警察在該做這兜壞心个事情,該時細阿哥在電影裡背噭到噦喤殺天:「警察先生!我只是想要救人,為什麼不讓我進去!我只是想要救人啊……」在書裡背佢乜講到:「明明車廂裡上演著悲劇,但警察還是堅持著地鐵站裡只是稍微騷動而已,警察執法民眾勿入,難道救人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嗎?」這種打擊、自家疑狐、無力个感覺同心肚个痛,大人可能都無法度承受,還使講係一個正國中、高中,同𠊎年紀相同个學生仔呢?
在香港,參與反送中个民眾,最後生个正10歲定定,年紀細細就愛擲汽油彈、閃銃子、戴防毒揞仔預防催淚彈、鑽下水道這兜,經過這驚驚險險个事情,都愛守護自由民主个環境,就算最尾可能毋會成功,還過因為疫情个關係,這場運動可能會停下來,佢兜乜愛去試看啊,為著自家个民主勇敢企出來。
最近,臺灣个青島東路乜發生了行上街路个民主保衛運動,身邊个朋友也都在該進行召集,希望過較多人共下行上街路,發揮公民意識。
「沒有討論、不是民主」、「我是十七歲高中生,為臺灣民主出一份心力,我從不畏懼」高高擎等這兜牌仔,在大雨裡背个這兜人,係毋係就在該提醒𫣆俚:生活在這自由个時代同民主个環境个人,愛過較珍惜同捍衛自身的權利呢?
華語
讀完《時代革命——電影訪談錄》,我了解到:自由有多麼的得來不易。 在這場捍衛自由的反送中運動中,犧牲的人命不計其數,自由一定要用鮮血去換取嗎?這是長久以來,人們對於戰爭與示威運動的疑問。在電影與訪談錄中有提到,這場運動七組不同示威者身上的故事與行動,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去捍衛民主自由的權利與環境。對我來說,身處台灣這個自由民主的國家,雖說不同於香港那樣受制,但對於他們喊出的口號:「今日香港,明日臺灣」我還是存在著不安,深怕戰爭、威權壓迫造成我喜愛的民主國家成為人間煉獄。在臺灣生活了17年,我早已無法想像當言論自由、集會自由等權利被限制,人民瀕臨發瘋的處境是多麼令人膽寒。
因為看過電影《時代革命》,所以對訪談錄中的內容基本上掌握了脈絡,印象最深刻的是某個學過醫護的年輕人,第一次吸入催淚彈竟是為了救人而不是逃難,他將自己的防護面罩給了因吸入催淚彈而淚流不止並瀕臨休克的民眾,自己則盡快邁出步伐逃離身後發射催淚彈、手持刀槍棍棒的港警。但這種為他人犧牲的偉大精神,卻只是香港踏出民主之路的一步微弱步伐,而且並未被政府或壓迫香港的共產政權看好。
當這位比我小兩歲的年輕男孩抵達了地鐵站的圍欄外,等待他的並不是避難據點,而是與政府進行非法合作的白衣黑道,將追尋自由的反送中民眾冠上「暴力份子、匪徒」的這些子無須有的名號,並稱:以武器毆打手無寸鐵的民眾屬於「正當防衛」,昔日被譽為象徵「正義」的香港警察們,反而扮演了暴力的武裝壓迫者的角色,現場報導在我耳中聽起來著實諷刺。
我對書中這位年輕的男孩印象深刻的原因,不單單只是因為他犧牲自己去幫助別人,而是還有一個理由:這位男孩,是在反送中時期七組示威者共同的重要人員-醫護,示威者中基本都是知識分子或一般民眾,其實鮮少有學過醫護的示威人士參與,所以會醫護知識的人就顯得格外重要,至少知道輕傷的處理方式,而重傷,像是槍擊、頭部或內臟重創等,就會讓專業的醫護人員駕駛救護車載走。
像上一段所描述的,當這位男孩孩抵達了地鐵站,那鐵柵門是重重被降下關上的,但他是懷抱著救人的心情去到地鐵站的,透過手機網路的記者直播,地鐵站與車廂裡的民眾,甚至不是示威者,卻經歷著慘無人道的虐待,被毆打、性侵、槍殺等悲劇不斷上演,還是由打著「正義、保護人民」口號的警察們在做著這些齷齪的骯髒事,當時的男孩在電影中歇斯底里的哭叫著:「警察先生!我只是想要救人,為什麼不讓我進去!我只是想要救人啊……」在書中他也說到:「明明車廂裡上演著悲劇,但警察還是堅持著地鐵站裡只是稍微騷動而已,警察執法民眾勿入,難道救人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嗎?」這種挫折、自我懷疑、無力感與痛徹心扉的感覺,成年人可能都無法承受,更何況是一個才國、高中、與我年齡相仿的學生呢?
在香港,參與反送中的民眾,最年輕的不過才10歲,年紀輕輕就要扔汽油彈、閃子彈、戴防毒面罩躲避催淚彈、鑽下水道等,經歷這些殘酷的事情,都要捍衛自由民主的環境,即便最後的成功率微乎其微,而且因為疫情的關係,這場運動可能會暫時作罷,他們也要孤擲一試,為了自己的民主勇敢站出來。
最近,臺灣的青島東路也發生了走上街頭的民主保衛戰,身邊的朋友們也都在進行著號召,期盼更多人一同走上街頭,發揮公民意識。
「沒有討論、不是民主」、「我是十七歲高中生,為臺灣民主出一份心力,我從不畏懼」高舉著這些牌子,冒雨的人民,是否正提醒著我們:身處這個自由的時代與民主的環境,反而更要珍惜與捍衛自身的權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