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近年來推動村史寫作,前年底出版第一期11本村史後,第二期在聯合大學客家學院教授林本炫、俞龍通等人積極輔導下,也進展順利;而寫好一本村史,除給地方留下豐富史料,在田野調查時也常會有驚奇收穫。
我是第一期村史作者,如何寫好一本村史?個人認為每位作者都有他的寫作風格,只要掌握正確史觀,以及當地住民源流、風土、產業、信仰文化、歷史變遷等要素,內容正確紮實,有故事性、可讀性高,就是本好村史。
「鴨母坑有九十九條坑,加一條坑會出皇帝」,意指鴨母坑(西湖鄉金獅、龍洞村)地處山崗壁壢,謀生不易,就因環境惡劣,反磨練了山坑居民堅毅、刻苦精神,這帶居民在1960年後陸續走出山坑,邁向都會,其中以開設豆漿飲食店的最多。
關鍵人物是邱豐彩,1960年他跟隨山東籍的表姑丈徐萬剛到台北縣永和中正橋頭的東海豆漿店當學徒,因他吃苦耐勞,深獲徐萬剛賞識,後來7名股東鬧意見分家成世界、四海,邱豐彩變成四海豆漿店股東。之後他自立門戶,全盛時一人開了9家豆漿店,二哥邱豐煥及許多鴨母坑鄉親也紛紛學做豆漿開店,徒子徒孫越來越多,帶動了西湖鄉民北漂學豆漿潮。
我抓住撰寫主軸,書名也取《行出山坑﹣西湖鴨母坑民開創豆奶傳奇》,凸顯早期居民靠種龍眼、燒木炭、做竹篾(竹編)維生,生活極為艱苦;到民國五、六十年代「行出山坑」,邁向都會謀生的歷史變遷。
除了學校、寺廟保留有老照片、古文書外,偏遠山村家庭保存的並不多,採寫得靠田野調查,訪問鄉賢。西湖公學校比苗栗晚設20年,吳濁流1922年被貶到西湖任教時,學童就學率才30%,還好地方有鸞堂信仰,很多子弟受漢文教育,彌補教育資源的不足。
庄民信仰中心天福宮,也是由重華、警化、崇德等三座鸞堂合建而成,早期天福宮主委、總幹事都具相當漢學素養。
吳濁流曾下鄉探望生病學生,中午主人留他吃飯,整碗飯幾是黑烏烏的甘藷簽,令他難以下嚥,但惡劣環境長大的庄民卻更懂得感恩。西湖國中退休老師陳漢業的先祖陳阿增到東勢窩落腳時,原是耕佃後龍杜家山田,因杜家沒有子嗣,往生前將土地送給陳家,唯一要求是每年幫他夫婦祭掃墳墓,而陳家子孫感念此思澤,每年掃墓也是先祭拜「杜大神伯」,再祭拜來台祖。
鴨母坑居民祖籍廣東陸豐的最多,再來是梅縣、蕉嶺、饒平,因此多數人會講海陸、四縣客家話,閩南語也通。
其實,早就有鄉賢寫村史,寫家鄉事,家族故事,應會比外人來得深入,公館先賢陳漢初就是典範,他1927年所寫的《石圍墻越蹟通鑑》,就是石墻村村史,1946年他再補強內容,詳細介紹了吳琳芳拓墾石圍墻,以及百餘年來後龍溪山洪改道、油礦開採、粵閩鬩牆、原漢衝突、日人殖民、中部大地震的歷史。
他這本村史,經已故作家張毅再訪陳漢初的弟弟陳北開等先賢完成歷史小說《源》,先後被拍成電影、電視劇,都非常叫座,證明一本有血有肉的村史,也可拍成史詩般的電影。寄望有心寫村史者,也能追隨先賢腳步,寫出《石圍墻越蹟通鑑》般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