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修語/苗栗報導】客庄生活美學基地「台三線藝術季學校」於11月27日起在三灣大坪村大坪國小舉辦為期一週的成果展,共有17社區共同參與,展覽以學校相關主題和課程為主軸,如圖書館、校史館、歷史課、工藝教室、音樂教室等等。參與的民眾在入口處可製作屬於自己的名牌,並且於圖書館製作書籍,可依照裡面的習題透過展覽、DIY、互動體驗一一了解藝術季學校各社區營造的成果。
來到藝術季學校成果展,可以先在校史館製作自己的名牌,成為藝術季學校的學生,旁邊的木牌則是可以依據自己的生肖來蓋上相對應的印章,這是由林萬明先生所寫的書法,接著可寫上文字並掛在旁邊的圍欄上,藝術季學校的校史將由大家來書寫。
接著則是17個社區的藝術市集,台中的龍神山水祭,將環保概念結合傳統祈福儀式,讓民眾親手摺的紙船與書寫的祈福卡,以過香爐儀式讓伯公護佑;利用在地蜂農提供的蜂蠟沾上船底,避免其沈入水底,在水鱒的末端回收紙船,以避免污染水質。
新社致力於保育台灣白魚,透過陶藝製作並將作品固定在木板上,最後將打造成一面藝術牆,希望讓民眾們認識新社在地生態與二級保育類台灣白魚,也希望大家能更珍惜這塊土地。
三坑社區將永福宮古老的石雕保存下來,並透過這次的機會設計展示架,石雕四獸將可以永續保存,希望能讓年輕人進一步了解老古董的價值。
曾於礦場工作的張榮福耆老,將三百年的礦場用具與文物收集起來,投入畢生積蓄建立了文物館,保存煤礦發展史並投入文史教育,他寫下的各個詩篇可透過聲音裝置呈現,除了視覺,聽覺也能觸動人心加深印象。
竹東在地「花花世界玩布坊」製作的「客家菜包」,花布的藝術可以不只侷限在「布」上面,也可以讓空間透過花布而有不一樣的呈現,另外將客家菜包內餡融入花布圖案,使花布可以外顯也內斂。
在圖書館可以自己製作書本,裡面含有各個社區的成果,並且與成果展覽作為結合,可以透過闖關的方式來完成裡面的習題,可以更加認識在地動植物。
透過彩繪木棧板排列出里山動物們的自然教室,可以讓民眾們認識里山動物的特徵,並瞭解里山目前所遇到的環境議題,在建置環保能源的同時多一層思考。
成果展準備了客家美食粢粑,回歸傳統讓現場參與民眾一起製作花生粉,從翻炒乾燥花生,將花生研磨成粉並加入白糖,親手做出的傳統的好味道將久不能忘懷。
三灣在地青年裴立農將竹藝與音樂作為結合,雖然現在的人們已經不「㧡擔」,但透過音樂將以前人們的生活記錄下來,並由竹藝裝置來呈現,依照順序敲打就能演奏出㧡擔歌。在活動空擋也能觀察到客庄美學與藝術文化透過不同形式深耕在社區中,不同形式的呈現讓藝術、文化、工藝、歷史不枯燥乏味,期望透過台三線藝術季學校讓「客庄美學」多點開花深耕社區。
歡迎討論或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