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莊勝鴻、宋佩瑤/桃園報導】近幾年成為觀光客打卡聖地的竹田驛前「大和頓物所」,前身是創立於1942年的「德興米廠」,早期是鄰近區域稻米集散地,如今,已有80年歷史的大和頓物所已成為屯咖啡、屯記憶之處。團隊7成是客家人的「力口建築」主持人利培安說,「活化絕對不是把它修好而已,要讓它可以用!」他認為,透過新的空間想法,可以保留舊的建築,同時,新的建築不可以與環境違和,也要讓人走進客家庄不再只看到老建築。
出身內埔的利培安,2015年與弟弟利培正、丁尺建築事務所黃卓仁建築師、大和頓物所執行長賴元豐等在地客庄青年共同合作,讓這處竹田車站前的老舊倉庫煥然一新。
大和頓物所後方的「德旅店」也在利培安與團隊巧手下,透過觸感像米粒的洗石子,以及舊時用來計算稻米容量的紅色筆畫刻痕設計成外牆,並利用古早房屋木樑嵌入磚牆的孔洞,設計成通風採光的窗口。同時利培安利用「頓物」造成的淺淺凹陷感,搭配客家伙房半月池概念,運用「綠建築」降溫通風的概念,設計一個淺淺水池,也讓原本糧食局的倉庫搖身一變成為地方特色旅店。
利培安接受《客新聞》專訪時說,他們從私人土地活化做起,先是大和頓物所,後來則是德旅店,同時也與豆油伯觀光工廠合作,希望透過竹田車站前的空間串連,盡量做到有新也有舊,希望讓人走進客家庄不會只看到老舊建築。未來即將設置在竹田車站旁的豆油伯觀光工廠,同樣保留客家「釀造」的概念,並以複合式形式打造成全新空間。
與其做很多,不如集中力量
利培安也談到私人建築最大的公共化的重要。竹田新站改建完成後,車站兩側一盞燈都沒有,許多民眾晚上都會繞道穿越公園,久而久之公園的土地變得凹凸不平。利培安因此思考該如何讓環境更好,有如社會企業責任一樣將私有建築公共化,而這只要透過小小的燈光就可以達成。
利培安說服大和頓物所把外牆建築燈打開,但「燈不是隨便亂打」,而是照在舊有的磚牆上,保留舊有空間美好之處,一方面可以防陌生人、小偷,也留一盞燈給末班火車的旅客,而這排燈從2015年至今都沒有停過。
利培安提到,從竹田車站走出來是一條400公尺長的筆直大道,直通最熱鬧的竹田市區,但卻因為沒有遮蔭讓行人無法停留。因此利培安與縣府來回溝通,希望人行道兩旁的電線桿可以地下化,讓老樹不再被電線桿打擾,可以慢慢長回來提供遮蔭空間,也讓這條將車站與大武山連成一線的中軸線能成為旅客可以駐足的道路。
「與其做很多,不如集中力量」利培安說,他以竹田為主,希望長期蹲點讓竹田成為一個模型,而這不單單是商業,而是要透過商業空間讓環境改變,重點是要讓年輕人回來。利培安的7人團隊中,有5個會講客家話,都是「北漂」客家青年,他說,當時徵人時希望在地客家人優先,「當然,找人花很多時間,但如果找到對的人,對方也會做得很開心,這就是認同感。」
歡迎討論或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