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訂閱我們
2023年3月29日星期三
客新聞 HakkaNews
20230206-news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土耳其強震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烏克蘭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專業客
  • 3C
    • 客站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客新聞 HakkaNews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專業客
  • 3C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首頁 焦點

靛花/林昶佐專訪:找尋身上留下的客家痕跡

客新聞 by 客新聞
2022 年 6 月 28 日
in 焦點, 話題
閱讀時間: 1 分鐘
A A
靛花/林昶佐專訪:找尋身上留下的客家痕跡

原來,以重金屬音樂廣為人知的林昶佐,其實有位客家阿嬤。

分享到臉書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Line

文/摘自《靛花》季刊夏至號(文:郭慧,攝影:林軒朗)

從巡迴舞台上化著屍妝、操著招牌黑死腔吼唱,到帶著刺青走入立法院議場,林昶佐從搖滾巨星到立法委員的身分轉變,近年來始終是人們的關注焦點。然而,在職涯轉變之外,林昶佐更在勝選隔年迎來另一項生涯轉捩:2017年2月,林昶佐和閃靈團長Doris誕下女兒「米魯」,讓他在原先的多重身份之外,又多了一項身為「人父」的主線任務。

對每個人而言,初為人父的過程總是一種神奇體驗,林昶佐也不例外。在舞台上熱血激昂、在質詢台上的神色堅定的他,談及女兒時卻露出難得的溫柔神情;而「米魯」的出生,彷彿也帶領林昶佐重新覺察自我。

從女兒身上覺察自己

如果要為覺察自我的過程下個比喻,或許就像是搭乘時光機,讓他在陪伴女兒的過程中,回想起童年時因為校園封閉沈悶、家庭氣氛緊張,導致心情極為壓抑的自己。「對於過去的我來說,家庭是個沈重的壓力,所以我有了米魯之後,很希望小孩能擁有跟我不一樣的成長過程。」

林昶佐談及女兒時,露出難得的溫柔神情。

這樣的影響不只停留在家庭裡,也顯現在政治工作中。林昶佐發現,自己為人們奔走時,其實恍惚中就像是在幫助過去的自己或是自己的孩子。或許也因為這樣,「為下一代努力」這種陳腔濫調的口號,對他而言卻是切身的情感投射。像他近年致力投入同性家庭收養的相關立法,希望能為同志伴侶及其子女爭取權,便帶有自己作為父親的一份感同身受,希望讓同性伴侶與一方婚前收養的孩童,也能獲得法律承認。「對小孩來說,爸爸就是爸爸,他們不懂為什麼要經過這麼複雜的流程才能被『承認』,而對小孩解釋這種事情其實非常殘忍。作為一個爸爸,我很難想像如果自己面對這種狀況,該怎麼向孩子解釋。」

「當了爸爸之後,其實心境上有了蠻大的轉變。以前會從大方向來看,思考怎樣才能讓臺灣成為更好的國家,論述起來很熱血激昂;有了小孩後則是從『人』的角度來看,切身感更重,常常講到想哭。」林昶佐笑道。

回憶跟阿嬤相伴的日子

如果說,壓抑的童年、初為人父親的身分,是林昶佐如今從事政治工作時的情感投射之一;那麼在漫漫童年裡,那短暫的快樂時光,則為他埋下了認識客家文化的遠因。

在漫漫童年裡,為林昶佐埋下了認識客家文化的遠因。

原來,以一首首台語重金屬音樂廣為人知的林昶佐,其實有位客家阿嬤,而他在進入小學之前都是由阿嬤照顧長大。「跟阿嬤相處的時間,其實是我最無憂無慮的日子,也是我真正意義上的童年。」

有趣的是,其實小時候的林昶佐只有發現阿嬤跟某些朋友聊天時會說另一種語言,並未意識到阿嬤的客家身分,直到慢慢長大之後,才知道原來那是客語,而阿嬤是客家人。但那時候林昶佐已經進入小學,「學校不講也不考客語,我就覺得客語不關我的事,所以雖然我跟阿嬤很親,會講的客語卻非常有限。」

儘管較晚認識到阿嬤的客家身分,但是林昶佐對於阿嬤的記憶,卻與許多人的客家印象不謀而合。「這樣講好像有點掉入刻板印象,但其實我在認知到阿嬤是客家人之前,就覺得她是家裡最節儉的人。」林昶佐笑道,「我還記得有一次阿嬤不小心把綠豆湯跟筍子湯混在一起,為了不要浪費,竟然叫我跟弟弟把它喝光。我跟弟弟都覺得這實在太誇張了,但阿嬤的口頭禪是『可以吃的東西就不要浪費』。」

除了綠豆筍湯的五味雜陳,另一項留在林昶佐腦海中的客家記憶,則是阿嬤煮的菜總是鹹香油潤。「我一開始以為大家的家常菜都是這樣,後來到同學家裡吃飯時,才發現沒這回事。但也因為這樣,我被養成一種神奇的能力,可以吃下很鹹的東西,現在Doris和身邊的人都會提醒我不要吃太鹹。」

原來,以台語重金屬音樂廣為人知的林昶佐,其實有位客家阿嬤。

身上不經意留下的客家痕跡

這些令人會心一笑的點滴、莫名其妙的能力,乍看是童年裡的雞毛蒜皮,對於林昶佐而言,卻是往昔歲月裡最溫暖的記憶之一。而在成長過程當中,這些記憶始終埋藏在林昶佐腦海裡,直到上了大學之後才再次被觸及。

林昶佐回憶,自己在大學時期開始用台語寫歌詞,台語老師卻始終認為他的台語有股特別的腔調。一開始林昶佐以為是「臺中腔」,卻在老師提問「家中有沒有長輩是客家人?」後,才發現原來這股腔調來自於客家的血液。「在此之前,雖然阿嬤是客家人,但我不覺得自己與客家有什麼關聯,沒想到客家文化和語言卻在無形之中,在我身上留下痕跡。」

這次意外發現,讓林昶佐開始想學習客語,而他也將此目標化為身體上的印記——如今留在林昶佐手上的刺青圖騰,代表了九件他想完成的事情,學習客語便是其中之一。不只如此,在音樂圈遇到客家朋友時,他也常鼓勵對方以客語創作,或是纏著他教自己說幾句客語。「像是我就常鼓吹惠婷(Tizzy Bac主唱)出一首客語的歌;或是一直叫音地大帝、樂評人邱立威教我用客語說早安、晚安、點菜,問到他們都很賭爛。」林昶佐笑道。

林昶佐直到慢慢長大之後,才知道阿嬤講的話原來是客語。

打開自己認識多元族群

雖然如今忙於政治工作的他,客語學習進度始終延宕,但是他對於客語乃至各種母語教育的倡議卻堅持至今,不只過去便曾力推修正護照上對姓名拼音的規定,讓人們可以自行選定母語進行拼音,林昶佐與女兒相處時,也盡可能讓她自然地接觸各種語言,更期待有更多卡通節目採用母語配音。「其實臺灣2300萬人口中,就有超過453萬客家人。這樣的人口比例,放在歐洲來看,其實跟芬蘭全國人口(約553萬人)沒差太多。如果我們不覺得用芬蘭語幫《冰雪奇緣》配音會沒人看,那用客語配音也是一樣的道理。」

林昶佐也表示,過去只學單一語言的教育,其實非常違反社會常態。「畢竟,臺灣社會本來就是由多元族群所組成,如果想要理解多元的世界、理解不同人的樣貌,就不能先把自己的窗子關起來。」

帶著這樣的想法以及對於自己客家身世的追尋,這位有著四分之一客家血統的搖滾歌手暨立法委員,也期許自己未來能以客語寫歌。「當然這要等我先學會客語啦,我現在連寫歌時間都很少。」林昶佐笑道,「但因為我平時政治工作情緒很濃烈,常冒出很多心情或靈感,我也會隨手錄下想到的旋律或詞,有空時再整理一下。」

林昶佐也期待能有更多卡通節目採用母語配音。

儘管打從林昶佐當選立委後,閃靈樂團便停止巡演,林昶佐也只有極少時間,能以歌手Freddy身份驚喜現身音樂祭舞台,然而,這些在問政日常中累積的靈感,仍讓樂迷不免有些期待——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再聽到林昶佐嘶吼出那標誌性的黑死金屬腔調,而那吼出的歌詞,或是客語也猶未可知。

一件與客家羈絆的物件:阿嬤的照片

幾年前整理家裡相簿,趁機把照片全部數位化。對林昶佐而言,這張照片代表著過去跟阿嬤一起生活的愉快記憶,也提醒他跟客家的連結,來自於親情的深厚羈絆。

也許不久的將來,林昶佐黑死金屬腔吼出的歌詞,或許是客語也猶未可知。

立即訂閱|四期《靛花》+設計師限定周邊
✿靛花官網|https://reurl.cc/n1N9l6

零售|夏至號每份200元
✿誠 品|https://reurl.cc/OA8EDr
✿博客來|https://reurl.cc/rDjZo4
✿讀 冊|https://reurl.cc/GxyE2D

靛花夏至號封面。
關鍵字: 客家客語林昶佐閃靈靛花靛花 tien faˊ
加入好友
上一篇

Kolas新書《愛是一條線》今發表 賴清德:她的果敢與勇氣源自父親

下一篇

屏東萬丹泥火山再噴發 逾半人高害農作物染灰

RelatedPosts

最潮季刊《靛花》驚蟄號上市 揭秘歌手黃玠餐桌上客家記憶
話題

最潮季刊《靛花》驚蟄號上市 揭秘歌手黃玠餐桌上客家記憶

2023 年 3 月 24 日
直擊新屋笨港國小生客語報時 謝美玉:「講母語最好的機會」
客庄

直擊新屋笨港國小生客語報時 謝美玉:「講母語最好的機會」

2023 年 3 月 20 日
新竹縣關西馬武督咖啡節 3/19周日浪漫登場
新聞學客語

新竹縣關西馬武督咖啡節 3/19周日浪漫登場

2023 年 3 月 17 日
下一篇
屏東萬丹泥火山再噴發 逾半人高害農作物染灰

屏東萬丹泥火山再噴發 逾半人高害農作物染灰

颱風芙蓉最快明天形成 氣象局估今年3至4個颱風侵台

颱風芙蓉最快明天形成 氣象局估今年3至4個颱風侵台

歡迎討論或留言給我們: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 訂閱並追蹤我們的臉書

♨ 熱門新聞

  • 狒狒死因真相大白!合法獵人坦承射殺 圍捕時「開了一槍」

    狒狒死因真相大白!合法獵人坦承射殺 圍捕時「開了一槍」

    29 分享數
    分享 12 Tweet 7
  • 楊梅阿婆還原現場 「以為狒狒可以回到溫暖的地方」

    7 分享數
    分享 3 Tweet 2
  • 果醬女王以「客家柿乾」釀製果醬 將挑戰仙草果蜜「只這裡吃得到」

    8 分享數
    分享 3 Tweet 2
  • 獵人還原現場:桃市府知情是獵槍,六福村年輕人指示開槍

    6 分享數
    分享 2 Tweet 2
  • 誰授權射殺狒狒? 六福村否認:「將對獵人提出告訴」

    5 分享數
    分享 2 Tweet 1
  • 狒狒死亡!疑遭獵槍擊中 被捕後送醫傷重不治

    32 分享數
    分享 13 Tweet 8
  • 醬的故事1/果醬女王為了南庄橙重披戰袍 勇奪日本大獎

    94 分享數
    分享 44 Tweet 21
  • 超勵志!新住民二代潘幸甄 世青舉重錦標賽連奪3面金牌

    3 分享數
    分享 1 Tweet 1
  •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倒數100天 從3大主軸「花啦嗶啵」出擊

    14 分享數
    分享 6 Tweet 4
  • 公園或火葬場? 從湖口生命紀念園區看見政府與居民在天平兩端的想望

    672 分享數
    分享 269 Tweet 168

新聞來一客

楊梅阿婆還原現場 「以為狒狒可以回到溫暖的地方」
客庄

楊梅阿婆還原現場 「以為狒狒可以回到溫暖的地方」

2023 年 3 月 28 日
澳洲小牛自帶Happy笑臉班紋 網路爆紅助醫院募款
國際

澳洲小牛自帶Happy笑臉班紋 網路爆紅助醫院募款

2023 年 3 月 28 日
生態危機!西歐最大陸上油田原油外漏 逾200桶儲層流體洩入海中
國際

生態危機!西歐最大陸上油田原油外漏 逾200桶儲層流體洩入海中

2023 年 3 月 28 日
高雄文資月活動 11場館推文資體驗獻給孩子們
新聞學客語

高雄文資月活動 11場館推文資體驗獻給孩子們

2023 年 3 月 28 日
標檢局檢測市售無線吸塵器 2件中文標示不符規定
新聞學客語

標檢局檢測市售無線吸塵器 2件中文標示不符規定

2023 年 3 月 28 日
鼓勵購買節能電器產品 中市推登錄發票抽獎活動
新聞學客語

鼓勵購買節能電器產品 中市推登錄發票抽獎活動

2023 年 3 月 28 日

關於我們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簡稱客傳會,是中華民國公共媒體機構之一,由客家委員會資助,2019年成立;目的在經營文化傳播媒體事業,並傳承客家文化教育,基金會旗下有經營講客廣播電臺(Hakka Radio),是台灣第一個全國性的客語廣播電臺,擁有台灣最多客語節目的音檔,以及最豐富的線上隨選收聽 (AOD),每日播報八節全客語新聞。

客傳會 2022 年新成立的客新聞 (Hakka News),屬於客傳會旗下的客家新聞傳媒平台。透過報導海內外重要新聞、客庄大小事,連結客家,期待更多人共下看見客家的美好。

歡迎在網路上追蹤與訂閱我們

推薦閱讀

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獲日本設計獎百大殊榮

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獲日本設計獎百大殊榮

2022 年 10 月 13 日
花草香氛控不要錯過! 桃園客家文化館推「春天个植日生」開放民眾限量調香!

花草香氛控不要錯過! 桃園客家文化館推「春天个植日生」開放民眾限量調香!

2022 年 4 月 29 日
注音符號郵票發行 介紹台灣10地名及特色

注音符號郵票發行 介紹台灣10地名及特色

2023 年 3 月 15 日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客新聞
  • 1786平民戰士
  • 熱門
  • 即時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客童話
  • 話題
  • 客庄
  • 專題
  • 藝所
  • 玩樂
  • 美食
  • 一等慶
  • 客站
  • 客影
  • 客人誌
  • 客傳會
  • 隱私權政策
  • 服務條款
  • 關於客新聞 | HakkaNews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